公司动态
广州铝材厂前进品牌之创立篇:1947年-1979年
二十世纪40年代,1947年,上海软管厂分支来到本市,在河南区(现海珠区)小港路33号租用一间狭小的民房作为生产工场,设备简陋,员工20多人,月产10万支牙膏铅锡软管。1954年7月1日经上级批准,实行公私合营,企业建立了党支部。为进一步生产的发展,企业在市郊芳村的山村地段征用150平方米面积农田,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两个多月自行设计和建造,建成一座日产粗铅5吨的鼓风式炼铅高炉,于1955年2月正式投产,成为中南地区第一座颇为先进工艺、半机械化的炼铅高炉。炼铅高炉的投产,基本解决了铅锡软管所需的粗铅,受到上级主管工业局的表彰。当时研制成功并投产的产品有:适合于制造机械配件的铅基轴承合金、适用于制锁和印刷铸字的铸造铅合金、适用于铸造柴油机轴承的锡基轴承合金、适合于金属焊接的焊锡条。
随着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,五间私营小厂并入本厂,于1956年5月更名为“广州市公私合营前进金属制品厂”。至1959年10月25日地方国营星火冶炼厂并入、1960年3月1日地方国营力群有色金属冶炼制品厂并入,1960年3月8日更名为前进冶炼厂。当年年末职工在册人数755人,主要产品有色合金1537吨,有色金属废杂料回收125吨,白银回收210公斤,粗铅产量41吨,铅锡软管产量6315万支,并增加新产品铅材(管、板、丝)33吨。同时采用传统的土简冶炼工艺,从废旧金属器皿中挑选提炼回收黄金成功,1962年至1963年共回收黄金5.0136公斤。遵照上级关于按行业产品归口的指示,1965年1月1日将生产铅锡软管的车间划出,另成立软管厂,私方人员划归软管厂,企业转为所有制的“广州市前进冶炼厂”。“ 前进 牌”商标一直沿用至今。
1967年,遵照中央关于备战、(山、散、洞)的指示,上级决定将已建成的电解镍生产线作为备战需要,全部迁往从化县三百洞的山沟里生产,其番号为2603厂。由于运输困难及管理不善,加上“文革”期间无政府主义的干扰,致使1967年至1972年的6年总产量只收得28吨。1972年报经上级批准,撤销2603厂电解镍生产线,人员调回原厂工作。
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,前进冶炼厂注重品牌文化建设,从当初的小批量生产焊锡、锡基轴承合金、铅基轴承合金、锡合金、锌合金、软管铅合金等产品,逐步扩大铝合金生产规模。至1979年,ZLD108铝合金荣获广州市产品称号、ZLD761铝合金获广东省科技奖。铸造铝合金产品经不断革新改造和完善,质量好,影响力强,获得上级公司、广州市科委、广东省科委、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好评,为铝合金型材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